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2008冬遊比利時.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2008冬遊比利時.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12 March 2008

比利時(六):高貴的古古力

比利時的古古力世界聞名,它有些品牌在香港也設有分店,如GODIVA和LEONIDAS。在香港,GODIVA是我的最愛之一,特別是CHOCOLATE TRUFFLES。而LEONIDAS雖然未曾光顧,但其香港代理背後的感人故事相信很多人亦曾聽聞。

之前在網路上見到很多台灣人說到日本作巧克力之旅,但他們所探訪的品牌其實全是來自比利時!如PIERRE MARCOLINI,LEONIDAS,NEUHAUS等。我們今次親到這個古古力聖地,當然不可「吉」手出寶山啦。

於是我們便滿有計畫地,安排了一次古古力大測試。我們首先挑選了四個品牌,然後於每個品牌的零售店買2粒CHOCOLATE TRUFFLES逐一品嚐,看看那一間才是我們杯茶。

在挑選品牌的期間,發現原來比利時人常吃的古古力品牌是Cote d'Or和JACQUES,這些都是在超市能買到的,較便宜。而至於送禮的古古力,NEUHAUS是送給朋友,MARCOLINI則是送給老闆。另外亦有COURT OF BELGIUM御用的WITTAMER。反而在香港常見的GODIVA在官方的旅遊資料則隻字沒有提及!因此,是次的比拼我們便選了WITTAMER,NEUHAUS,GODIVA和PIERRE MARCOLINI(查實是因為這幾個品牌的旗艦店皆在附近,方便之故罷了)。

WITTAMER:由Henri Wittamer創辦於1910年,最初以糕餅起家,直至1965年其孫兒於瑞士取得古古力文憑,便成立了第一間WITTAMER古古力店,且大受歡迎。2000年更成為COURT OF BELIGUM御用的古古力。

NEUHAUS:生於瑞士的JEAN NEUHAUS於1857年在比利時成立了NEUHAUS古古力店,所以是一間已有150年歷史的店舖。而NEUHAUS更首創了PRALINE古古力,以糖漿混和果仁,外包上一層古古力,有點兒像古古力鳥結糖。我們在比利時時得一位老伯仗義帶路,傾談間問他那個古古力品牌最好。他隨手於袋中拿出NEUHAUS,說這是他的首選。

GODIVA:比利時人Joseph Draps在1926年成立,品牌名字是源自一個神話故事。傳說早於11世紀時,有一位沈魚落雁的LADY GODIVA,全城的人都想一睹她的風彩。她的丈夫是一位暴君,下令要徵收重稅。LADY GODIVA為民請命,她的夫君便留難她說:「若你繞城一周而市民足不出戶,那我就收回承命。」結果LADY GODIVA得勝。她除了憑著美貌,還有一夥善良的心而流芳百世。

PIERRE MARCOLINI:品牌的名字便是創辦人的名字。這個品牌最年青,成立於1995年,但在短短的10多年中已拿了不少獎項,包括1995年的World Champion Pastry和2000年的European Champion Pastry。現時只是在巴黎、紐約、日本和科威特開設分店。聽聞比利時店的售價較日本和紐約店便宜1/3。

認識完各個品牌,跟著便是入店購買。買古古力便如買凍肉切一樣,他們會標明每100g的售價,然後以重量計算價錢,所以只買2粒是沒有問題,不會有任何白眼。

論店面裝修,我們認為MARCOLINI最酷,全店黑色,店員亦穿上全身黑衣,分3層,散買需上2樓。WITTAMER以粉紅色為主則最可愛。其餘兩間則沒有什麼特別,GODIVA更與香港店相近。

論服務,則一定是WITTAMER優勝,其次為NEUHAUS,跟著為GODIVA。MARCOLINI最差,CHOCOLATE TRUFFLES沒有散買,要一整盒來買(最少為10粒一盒)! 又不可以於店內拍照。

論價錢,以100g來計,其實大家是差不多。但由於古古力的大小影響重量,所以以每粒古古力來計便有分別。記得WITTAMER的是大約1歐元2粒,而GODIVA則是1.8歐元2粒。但GODIVA的TRUFFLES比WITTAMER的大差不多1/2啊。

論味道,以CHOCOLATE TRUFFLES(傳統經典味,不加拔蘭地或干邑)來計,因只買了3間,我們一致認為WITTAMER最適合我們。古古力味最重,不甜而香且滑,加上她的份量較少,一口一粒,非常合胃口。以前在香港愛吃的GODIVA不知道為什麼現在覺得她完全不入流,很甜,古古力味不香。

由於MARCOLINI的TRUFFLES不可以散買,我們取而代之買了EARL GREY味的黑古古力。嘩,超級好味,簡直是人間極品!他真是「寸」得有道理!古古力味濃但不苦,與香濃的EARL GREY配搭得非常合宜,兩家平分春色。把整塊古古力含在口中,心中卻很矛盾,既希望它繼續溶而可嚐到那兩股混和得天衣無逢的好味,但卻又對它快要消失而依依不捨。唉,人真是矛盾!

試味完畢後,經我們仔細商量(是否很認真呢?),我們決定到WITTAMER入貨,因那裡服務態度好,夠親切。

隨後我們亦於WITTAMER買了EARL GREY味的黑古古力,但仍是覺的MARCOLINI的好味!唯有下次到日本再吃吧!

Tuesday, 26 February 2008

比利時(五):正宗的比利時窩夫

講開比利時下午茶,其實那次我們是特意去嘗正宗的比利時窩夫。

原來正宗的比利時窩夫是方型的,窩夫面上灑滿糖粉。比利時人吃窩夫只加糖粉,只有遊客才加古古力醬或士多啤梨醬等。

而我們亦在比利時街頭吃過窩夫。那是圓型和加了糖漿在窩夫裡面,有點兒像在旺角小食店吃的那種。這種窩夫稱為liégeois,不是正宗的比利時窩夫呵。

Monday, 25 February 2008

比利時(四):童話式的布魯日(BRUGGE)

布魯日,一個趣怪的名字,2個月前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陌生。但當計畫遊訪比利時,在資料搜集的期間,便發現了這個在2000年已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UNESCO)的小鎮。所以,布魯日便成了今次旅遊的重點之一。

BRUGGE為荷蘭文,英文為BRUGES,但無論是那國的語言都不知道怎樣發音。直至親身到了比利時,才知道是讀「BROOCH」,所以其譯音為布魯日。BRUGGE這個字初見於9世紀,源自古挪威文BRYGGJA,意謂登陸點(LANDING STAGE)或碼頭(JETTY)。

BRUGGE因免於二次大戰的破壞,所以迄今還保存了很多中世紀城市規劃的痕跡,整個城市貫穿著錯綜複雜的運河,所以亦有另一暱稱為比利時威尼斯。雖然到訪的那天是四天行程中最凍的一天,但卻絲毫沒有減退我們的興緻,因那裡真的是美如童話,置身於其中,可令人忘卻煩惱,盡情陶醉於這片童話世界中。

BRUGGE位處比利時西北面,離首都布魯塞爾50多公里,大約1小時火車車程(快車,IC火車,只停大站)。可惜我們那天沒看楚便跳上了一架慢車(IR火車,站站停),可能由於前一晚走火警之故(姓「賴」噢!),用了雙倍的時間才到達,白白浪費了1小時的美好陽光。然而,我們生性樂觀,凡事皆往好的方面想,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天賜的機會讓我們可仔細地欣賞比利時的田園風光。

下了火車,大多數的人選擇了直入市中心廣場,但我們卻反其道而行,從右邊而入,經過一排優美的大樹,首先到了情人橋和情人湖(MINNEWATER)。傳說一對情人在那裡許下什麼諾言都必須履行,否則便會受到咀咒。他捉著我要我們一起許願,我見他真的很誠心地許下願望,但我卻藉此偷拍了一張照片。那個湖波平如鏡,帶點劉鶚筆下「老殘遊記」中的大明湖影子,「一城山色半城湖」,蘆葦處處,白鷺悠然飛翔,分別只是在於這裡的倒影是歐洲式的古堡而非濟南的千佛山。

跟著,我們經過婉延的石仔小路,到了一個當地民居的後花園。那裡很寧靜,花開滿地,充滿了春回大地的跡象,謀殺了我們不少晶片的記憶空間。循著那些石仔小路而行,途經的運河,皆見到一船一船的遊客,為這片童話世界帶回一些現實的感覺。

愈接近市中心廣場,人氣便愈加旺盛。商店林立,什麼古古力鋪、時裝店、咖啡廳等一應俱全,與先前寧靜避世的感覺成了強烈的對比。然而,那些遊客至愛的馬車卻為這個繁囂的市中心廣場添回絲絲古意。

整個BRUGGE是頗大的,我們只是粗略地遊訪了大約半個城鎮,因我們要趁日落前趕往另一個小鎮。雖然只是在此逗留了3個多小時,我們仍被它的風光如畫震懾著,在往後所到的其他地方,也只是感到不外如是了。

Friday, 22 February 2008

比利時(三):午夜失火,機警逃生

今次出走比利時,除了是首次到此國家遊覽外,更是頭一趟遇上酒店失火需走火警。今次的旅程便因此更為難忘了。

出發那天我們是零晨3:45起床, 乘清晨6時的歐洲之星離開倫敦,9時到達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比利時較倫敦快1小時)。因此,我們在比利時的第一天沒有刻意安排太多節目,晚上11時便睡覺。

當好夢正濃時,房中的火警鐘突然大響。由於倫敦家的火警鐘時常誤鳴,當時還以為自己是在倫敦。倫敦家的火警鐘誤鳴,只需把房門打開,便可停止鐘聲,於是便下意識地照舊把門打開。但明顯地今次無效,才意識到我們是在比利時。

跟著,第二個念頭便是是否誤鳴?他於是致電前檯查詢,然而電話沒人接聽。我便換上褲子,披上外套(內裡只穿了內衣!),打開門看看其他人的反應。酒店的房間是以L型排,我們是住在較短的那一面,附近只有三間房。探頭望去,水靜河飛。

與此同時,他已經開始與前檯對話。但礙於那個鐘聲實在太吵耳,他們好像有點溝通困難,我不停的聽到他說SORRY,SORRY(意即聽不清楚,煩請重複)。

於是我又再次走出房,今次走到轉角位,直望較長的那一翼。怎知,我見到一位接近50歲的大隻西人太太在樓梯旁,喝令仍在房門口的大肚腩老公:「COME ON,QUICK,QUICK!」(快點吧!)。而那位伯伯,挺著偌大的肚腩,拼命地向老婆那邊走。更什者,我嗅到陣陣的燶味,我開始意識到事態嚴重。

速速返回房,他亦剛好掛起電話。他說前檯指示要疏散,我亦把剛才見到和嗅到的告訴了他。然後他飛快地穿上長褲和大褸,把錢、護照、車票、門匙等袋在身上,而我亦隨手拿起了攝影機。怎知這位大哥把東西袋好後,還拿出波鞋。我趕緊地叫:「阿生,現在火燭呀,還穿鞋,拖鞋便可以行啦,快走吧!」

[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我們還能快速而有系統地把所有重要的東西袋好才離開,當時覺得自己很棒。可是,事後回想,其實這些重要物件全是放在隨身的小背包,我們只需把整個小背包拿走便可以了(雖然內裡有些無關重要的東西,如水和零食),不用多此一舉!]

我們以最輕鬆的裝束和最快的腳步離開了房間。當我們行至轉角位時,一位赤著上身的金髮男士打開房門,向我們查問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告訴他前檯說要疏散,他即表現得有點張皇失措。我們也沒有多理會,便繼續「趕路」了(我們住頂樓,5樓啊!)。當我們行至樓梯時,同時亦見到酒店的職員向每間房拍門,通知住客疏散。

跑了5層樓梯,奇怪為何沒有碰上其他住客,莫非他/她們還未回來?但那時已是12時多了!不消一會,我們便到了大堂。哈哈,若是走火警比賽,我們應可入三甲,因大堂裡只得剛才我見到的那一對西人夫婦和另一對差差夫婦。(若是省回執拾行裝的時間,我們可能是亞軍哩!)其後陸續有很多韓藉的人出現(那晚應是住了一團韓國人)。那些韓國人,全都穿上整齊衣服(當然亦穿上鞋子),還拉著大大的行李箱,犀厲!

等著,等著,大約10分鐘後警車和消防車便到。一輪擾攘後,消防叔叔請各位不要擔心,火警是發生在酒店旁的另一幢樓,酒店沒有問題,大家可以回房。

整件事件大約擾攘了半小時,我倆在大褸下的都只是內衣,腳踩著的只是拖鞋。他的頭髮像怒髮衝冠,而我的則是彈彈跳蛋糕。最不堪的還是我的樣貌,本已不漂亮,那時更是油光滿面(我睡前會用DHC的橄欖精華油,那時只睡了一小時,應該還未被皮膚完全吸收),應是頗嚇人的!


Thursday, 21 February 2008

比利時(二):五花八門的啤酒

原來比利時啤酒歷史悠久,更是現時世上唯一仍保留傳統釀酒方法的地方。比利時啤酒種類極多,好像有300多種。從雜誌知道有一間已經營四代、非常受街坊歡迎的酒吧A la Mort Subite。我們並沒有刻意找,但卻無意間碰上,於是亳不猶疑地便推門進去(但其實當時我們是準備吃午飯,不是喝酒啊!)。

酒吧裡的人,突見兩個亞洲人好像有點錯愕。我們坐下後更發現有位西人向我們這邊舉起相機,是否拍我們便不得而知!

餐牌集比利時3種最主要的語言,法、荷蘭、英齊備。我要了紅梅味啤酒,他則點了酒吧的推介。兩杯都很好味,而最有驚喜的是我的紅梅味。我平素不喜花巧的飲料,特別是那些五顏六色或鮮藍或粉紅之類的飲品,而對那些生果味的亦抗拒(鮮榨果汁除外),總覺得它們像藥水。但今次的紅梅味啤酒,雖然顏色呈玫瑰紅,但一點都不藥水,濃郁的紅梅味掩蓋了啤酒的苦澀味,非常容易入口,感覺新鮮清新。

看資料知道比利時的啤酒分4大種類:一是上述混和生果味(多為紅梅或車厘子味)的啤酒,稱為KRIEK;另一是現時唯一以天然發酵的啤酒,叫LAMBIC;而由修士製造的啤酒則是修士啤,TRAPPISTES,酒呈黑色和苦,如黑啤;而帶微酸的則是GUEUZE,有點像香檳。我們全都試了,我倆都非常喜歡A la Mort Subite的紅梅味啤酒,而我亦頗欣賞GUEUZE。

我們除了在酒吧/餐廳嘗啤酒外,也有在超市買酒。但我們的房間是沒有冰箱,猜猜我們怎樣冰我們的啤酒?如此是也。

Wednesday, 20 February 2008

比利時(一):旅遊點滴

* 早車6時出發,晚車7時回程,四天皆陽光充沛,真是玩足四天。

* 意想不到地四天竟走訪了比利時6個大城小鎮。我們以布魯塞爾為基地,花了兩天在這個首都,其餘的時間則遊覽了5個離布魯塞爾半小時至一小時車程的小鎮:BRUGGE,GENT,ANTWERPEN,MECHELEN和LEUVEN。

* 幾個小鎮以BRUGGE最為漂亮和不現實;ANTWERPEN以型人靚衫出名,可惜我們沒有時裝眼,發掘不到;LEUVEN是大學之城,極有書卷氣息;其餘兩個則是典型歐洲小鎮,到處古意洋洋。

* 由於每天都是晴天,所以每天的時間都能盡用,弄得雙腳酸軟,抗議要提早回倫敦!

*雖然天晴但寒冷,日間最高為4-9度,晚間更是零下。我們今次做足禦寒措施,手套、羽絨、毛衣、頸巾、帽子、毛毛靴子等齊備,唯獨欠了一個隨身暖爐! :)

*我們在第3天才知道持有當天的歐洲之星車票可免費乘搭當天的比利時火車。可惜我們第1天只是在布魯塞爾觀光,第2天才到BRUGGE和GENT。若把行程對掉,我們便可省回30歐元的火車票了。

* 嘗了很多啤酒和古古力,亦吃了青口和正宗比利時窩夫。全都非常可口味美。

* 認識了舉世知名的漫畫TINTIN,更在布魯塞爾追蹤了不同的TINTIN漫畫熱點。

* 每次跟人打招呼都是BONJOUR,謝謝則說MERCI,有時以為自己身在法國,而非比利時。

* 第一次遇上酒店失火要走火警,我們機警精靈,安全無事,但當時場面極為有趣。

總括而言,我們很滿意這次的旅程。雖然氣溫略凍,但天朗氣清,萬里無雲,可不徐不疾地遊遍多個漂亮的城鎮,實是賞心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