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差不多每人皆有一個英文名字(老媽老爸那輩除外),我說的英文名字,是PETER,ANN那些如西人的名字,不是我們中文名字的英文譯音。
我的英文名字是中學時代取的,因我們全校皆以英文名字來互相稱呼。直至大學,到社會工作,這個英文名字我一直都用得很泰然自若。
但是來到英國讀書,便發現雖然所有內地和台灣同學皆有一個英文名字,但不論是上海老師或鬼婆老師,卻只以她們的中文名字來稱呼她們,如小芬、小明等,令人不單有一份親切感,特別是出自鬼婆老師的口中,更感到她對我們中國文化的尊重。再環顧其他日本或印度籍的同學,他們亦沒有因為到了英語地方而取了一個額外的英文名字,只是以其本來的日本或印度名字的英文譯音而已。
由是令我反思,為何我們中國人硬是喜歡替自己起一個與我們中文名字完全沒有關係的西人名字呢?香港礙於曾是英國殖民地,可自圓其說是因為歷史原因。但為何內地和台灣人都有此喜好?為潮?或是祟洋?為何我們中國人不可像其他國家的人堅守自己的傳統、堅守自己的民族特色?
講開名字,其實這也是一個讓我知道我與你的交情和認識年代的方法。以我的中文名字的最後兩個字來稱呼我的一定是家人或親戚;連名帶姓三個字一起叫的一定是老死或相識已久的老朋友,如中學同學;小學同學們給了我一個特別的稱呼;同樣,碩士班的同學們亦有一個特定的叫法;而正正經經稱呼我的英名名字多為同事和新相識的朋友。
還有一件趣事,我的一位在我初出茅廬已認識的舊同事很不喜歡我連名帶姓的稱呼她,認為我很沒有禮貌。我其實是很喜歡以中文名字來稱呼對方,這樣會覺得大家很接近。所以在我而言,只有很很很熟絡的朋友我才會那樣稱呼的,我不是一個隨便亂叫亂喊的人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